2016年5月4日 星期三

Noma躍上大螢幕-諾瑪:米其林風暴(Noma My Perfect Storm)


就在幾天前,臉書提醒了我,去年此際我在Noma。一切都還歷歷在目-椅背上的毛皮、室外的河景、醃漬的醋栗,站在窗邊窺看賓客抵達的主廚René Redzepi。

攝於Noma,Rene Redzepi正在窺看抵達餐廳的賓客

最近我又看見了Redzepi,在《諾瑪:米其林風暴》(Noma My Perfect Storm)這部紀錄片裡。他一樣鬍鬚滿面,額頭上黏著幾綹油膩的髮絲,比中指、罵髒話,一副寧願辜負全世界的模樣。說他憤世嫉俗吧,成就大事的人都要有點瘋狂,以及很多不顧一切,Redzepi就對既定規則比了中指,去他的銀製餐具、領結西裝、松露與鴨肝,他要創造出在此時此地始能存在的餐廳。「Time and Place」,時間是北歐的春夏秋冬,地方是北歐的風土環境,他限縮自己盡量使用北歐當季在地食材,綁手掣肘,卻激發出空前的創作自由。新北歐料理於是無中生有,顛覆了以法、義、西等歐陸料理為尊的西方餐飲世界。

《諾瑪:米其林風暴》以Noma連續三年奪得世界第一為開端,鋪陳其成功之道,而後急轉直下,切入Noma曾遭遇的嚴重打擊-2013年2月爆發的諾羅病毒感染事件。當時的Redzepi已是超級巨星,卻如履薄冰,深怕一個踉蹌就會丟失世界第一的榮冠;他也果真面臨他最深層的恐懼-在諾羅病毒事件後的二個月,Noma喪失了世界第一餐廳的頭銜。幸好,故事仍有完美結局,在經過一番整頓後,Noma在2014年重返世界第一。

這不是Noma的第一部紀錄片, 2010年就有一部《冠軍廚房》(Noma at Boiling Point),但沒來得及記錄到Noma拿下世界第一。《冠軍廚房》裡的Noma,還掙扎著攀爬成名的階梯;《諾瑪:米其林風暴》裡的Noma,則已是萬千食客前往朝聖的美食殿堂。為什麼Noma屢屢成為紀錄片的主角?因為其崛起確實充滿戲劇性。丹麥過往被認為是美食沙漠,也無所謂北歐料理,只因為Noma,這一切都不一樣了。

本片導演Pierre Deschamps自然也有著墨Noma的代表性,卻未著墨太多Noma的菜色與烹飪,而專注於挖掘Redzepi的內心世界。究竟什麼在驅動著他?真實的他究竟是什麼模樣?

於是,一個鮮少在媒體上曝光的段落出現了。Redzepi小時候與馬其頓父親、丹麥母親住在馬其頓,移民到丹麥後,因馬其頓移民的身分而備受欺侮。他的穆斯林爸爸在鏡頭前坦承這對Redzepi造成了陰影;他的廚工媽媽,則用低沈得幾乎不像女人的聲音,訴說她和Redzepi做菜的共通點是運用新鮮當季食材。是啊,這是美味料理的通則,但年幼的Redzepi肯定不明究理,因為他時常必須在晚間九點以後待在母親工作的醫院等她下班。「那不是太美好的回憶。」Redzepi顯得神情落寞。

一個在藍領馬其頓移民家庭長大的孩子成為世界第一廚師,Redzepi的故事絕對勵志;Redzepi也被導演比擬為莫札特一般的天才,腦袋裡裝載凡人無法生產的狂想。但導演不是只想把Redzepi塑造成英雄,這個移民遭歧視的段落想要解決的爭議是,非純種丹麥人能否代表丹麥飲食?我認為這樣的鋪陳其實把格局做小了,主廚的血統完全不是問題,沒有人會懷疑Noma之於丹麥的地位,丹麥因為Noma而成為美食聖地,國際食客蜂湧而至因此促進觀光,餐飲人才求知若渴因此旺盛了丹麥的餐飲產業,食材生產者、採集者也一同受惠。說什麼Redzepi比丹麥人還丹麥人,移民的貢獻比本地人還大云云,真是窄化了Noma對於丹麥、甚至國際餐飲界的意義。

另一個導演想解決的爭議是,Noma是否已放鬆北歐食材的限制?事實上,Redzepi不只一次澄清他從未說過只使用北歐食材,近幾年也陸續有報導指出,Noma的廚房裡出現過去被認為禁忌的食材,譬如檸檬(因為丹麥不產檸檬,沙棘(sea buckthorn)常用以替代檸檬的酸味)。新北歐料理的教條逐漸被鬆綁,最強而有力的理由在於新北歐料理已建立自己的身分認同(identity),北歐廚師不再混用義法料理,而能真正烹煮出腳下土地的滋味。本片中,Noma的前任主廚Daniel Giusti則表示,因為餐廳需求食材量大,且需能穩定供貨,當供應商無法供應本地食材時,他們也只能接受進口食材。

我可以理解導演的用心,他想要說一個沒有破綻的故事,但他其實不必花篇幅處理這些次要的議題。他的論述太過發散,什麼都沾一點,卻無法有系統地將之連串起來,即便影像耽美,仍然稍嫌可惜。

不過,作為長年關注國際餐飲趨勢的foodie,我看本片仍然看得津津有味,尤其當世界五十最佳餐廳宣布Noma奪得世界第一時,我彷彿親臨現場,與Noma成員一同歡呼。我對Noma確實懷有個人情感,因為當我五年前開始在部落格上寫「飲食新聞」時(有老讀者記得這分類嗎?),恰好遇上Noma第二度得到世界第一、前任世界第一餐廳elBulli即將歇業的時刻,高端餐飲趨勢也因此由elBulli為首的分子廚藝遞嬗至Noma領頭的新北歐料理。現在看五年前寫的文章,一方面覺得自己當年稚嫩得可愛,另一方面也慶幸,在這一路追求高端餐飲的過程中,我竟然真的愈來愈靠近當年以為遙不可及的目標。

本片接近尾聲時,Redzepi躍上一滿佈塗鴉的廢棄房舍的屋頂,熱切地告訴他身邊的研發廚師Lars,他想在這裡建造溫室。Noma的下一步因此被揭露,也已經做實:Noma將在今年年底關閉,搬遷到這處河邊荒地,種菜、做菜,實現最直接的從產地到餐桌。

Noma還能有第三部紀錄片吧。

《諾瑪:米其林風暴》,5/13在以下戲院上映:
台北:
真善美戲院
國賓影城@長春廣場
南港喜樂時代影城

中壢:
SBC 星橋國際影城

高雄:
MLD 影城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